台湾花莲清晨接连地震20次 台湾花莲3分钟内连发两次地震

未命名 06-24 阅读:26 评论:0

台湾花莲为什么一直地震

台湾花莲一直地震那是因为台湾位于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聚合交界地带。花东纵谷(花莲)是这2个板块的交界线。由于这2个板块互相推挤、挤压,会产生地震。台湾西部因为不位于板块交界带,因此地震较少。

台湾地震分区可分为西部,东部,东北部。西部地震较少,震源较浅,相对来说能量较不容易释放,且人口集中,易产生重大灾害。东部及东北部位于板块聚合带,震源较深,次数较多。

台湾地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叶义雄根据台湾东南西北不同震源所发生的10多个地震对台北造成的影响,进行地震波的研究,结果发现,由于花莲至台北间的特殊地形,当花莲地区发生地震时,地震波会以“东南”向“西北”方向对台北传递,此时便会发生罕见的“地震波聚焦效应”。

一般来说,地震波传得愈远,震度就愈弱,但如果产生“地震波聚焦效应”,就会使地震波的波线在到达台北时,都集中在一起,因而加大地震的能量。

近年来南澳及花莲地震的次数有愈来愈频繁的趋势:

根据历年来的观测纪录,1900年至1994年,南澳这一带,1个月大约发生30到40次有感或无感地震,且规模不大。但是在1994年5月至6月间,南澳发生一次规模达6.6级地震后,情况似乎有了改变,从此以后,一个月发生的地震次数达到七、八十次以上,而且规模有加大的趋势。

台湾“中央大学”应用地质研究所教授李锡堤指出,2018年2月4日台湾花莲的地震是“群震现象”,也就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发生一系列地震,却无法明确判断出主震的地震型态。花莲这次发生地震的地点,是在清水断崖与山跟海交界处的断层,几起地震都集中在此。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台湾花莲县地震

台湾花莲3分钟内连发两次地震***地震是怎么产生的

今天我们来一起聊一下地震是怎么形成的?

地震是怎么形成的?其实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来回答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也是学界还在探索的问题。

地震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也被叫做地震的孕育与成核,地震的产生和很多因素都有关系,比如岩石力学性质压力地球流变学性质构造应力场流体温度等等,而且这些因素都互相影响,在数学上这个问题属于一种高度非线性问题。

虽然到现在为止,我们不能精确的知道某个地方在某个时间会发生多大级别的地震,但是通过我们人类100多年的观测研究已经发现了地震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比如地震发生的时候具有时空丛集性,而且在空间上地震不是随机分布的,而地震主要发生的位置都在板块的交接处,比如美国加州置地,还有日本或者板内地表运动速率较大的地方就像青藏高原。

目前认为大部分的地震都是因为弹性应力的突然释放所造成的,这是因为板块运动速率较大的地方,应力应变积累的也很快,而且在相同的时间里,他所积累的能量也就越大,而一旦当地壳应力状态到达了临界点,那么稍有一点外力就会扰动错位,这时候就可能会突然发生地震。

地震通过成因也被分为塌陷,地震,火山地震,构造地震,还有人为地震,比如火山地震就是因为火山还有岩浆活动,所造成地壳震动而引发的地震。

塌陷地震就是在岩溶发育的地区,比如地下各种溶洞落水洞,这是因为地下的岩层被水溶蚀而形成的空洞,这些空洞使得表层的岩体得不到足够的支撑,所以造成塌陷,这就被称为塌陷地震,人为地震顾名思义就是人类所造成的地震。

现在世界上发生的地震中有90%以上都是构造地震是因为地下的构造运动所造成的,而且成衣上没有一个完全明确的解释被大家最为接受的就是“弹性回跳说”也就是上面我们所讲的,举个例子就像我们拉扯皮筋,皮筋受到力的拉扯就会随着形变积累,弹性势能而当皮筋断掉的那一瞬间,能量突然被释放,而皮筋产生的震动,把我们的手弹肿了,这就是应力的释放过程,虽然石头是坚硬的,他非常有刚性,而不像皮筋一样有弹性,但是在地下的高压环境中,这些石头就会产生塑性,甚至是弹性。

相关推荐

文章排行

标签列表